貴州正安:縣里辦起百所農民學校 培養致富能人7000余人
“以前我們這個地方主要是種包谷,但是包谷一畝也就是七八百塊錢。現在有鄉村青年農民學校的導師來教我們種茶,一畝茶好一點的會收到四五千元,一般的也有兩三千元。”在貴州省正安縣
2019-07-29 16:57:56
黑龍江對水稻智能浸種催芽種子每斤補貼0.5元
為全面提升全省水稻標準化生產水平,擴大水稻智能化浸種催芽比例,今年黑龍江省實行水稻智能浸種催芽補貼政策。每斤水稻種子按0.5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每畝最多按8斤水稻種子核算。
此
2019-04-01 18:28:00
希望如蜜般甘甜——記中國農科院蜜蜂所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如今,隴南中蜂養殖量約占甘肅省的60%。各縣區依靠電商平臺,線下組織貨源,線上銷售產品,注冊網店微店300多家。在2018年天貓“雙十一”活動中,當地“小崔蜂蜜”、兩當狼牙蜜成為“搶
2019-03-12 19:59:09
黑土地上感受“中國飯碗”新變化
黑河市孫吳縣樺林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輪作,在減少化肥的情況下,產量不降反增。合作社理事長吳德顯說,2017年種玉米的地塊,2018年種大豆,每公頃化肥使用量減少200多斤,去年大豆畝
2019-03-11 14:44:14
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論壇舉行
17日,“2018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高峰論壇”在全國工商聯報告廳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民營企業及社會團體負責人等260余人出席。
本次論壇由全國工商聯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2018-11-19 17:59:38
無人機幫助采茶女運茶 顯著降低了茶葉的損壞率
茶葉極其嬌嫩,為了追求最好的口感,新采摘的茶葉最好立即攤曬,如果長時間積壓在一起會影響茶葉品質。不過,采茶工以女性為主,她們攀爬獅峰山往返山路少則20多分鐘,一些陡峭之處,
2018-04-03 09:15:46
甘肅通渭:旱作循環讓農業告別靠天吃飯
2014年,在政府幫助下,冉旺兒開始大面積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這項技術極大保障了通渭的農業發展。”通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站站長董祿信說。去年,冉旺兒的玉米畝產30
2018-03-29 18:53:18
寧夏青基會:在脫貧攻堅一線建功立業
吳忠市紅寺堡區是全國最大的異地生態移民區,由于地方財政有限,在硬件設施方面十分需要社會力量的援助。“在學校最需要之時,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給學校捐助了新的課桌
2018-03-21 13:31:06
誰來種 種什么 怎么種?——“農科城”楊凌春耕啟示錄
被譽為中國“農科城”的楊凌是我國唯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春耕之際,走在楊凌的田間地頭,記者發現,種地隊伍不斷走向融合,種植品類更新換代提速,技術領銜農業生產,透著農
2018-03-06 15:45:07
種田“老把式”用科技種下豐收愿
作為寧夏紅蘋果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學明也算個種田的“老把式”了,從早先“二牛抬杠”式耕作,到如今的機械化作業,他見識過的耕作技術著實不少,但此次政府推廣的新技術還是讓他
2018-03-06 1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