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漫畫”侮辱“慰安婦”,是罪惡不是創作
“暗黑漫畫”侮辱“慰安婦”,是罪惡不是創作
■ 觀察家
歷史不容褻瀆,法律不容僭越,是文藝創作底線中的底線。像JM這樣渲染仇恨女性、不惜消費“慰安婦”的,必然遭到法律懲戒。
因作品仇視女性、侮辱“慰安婦”、輕佻地使用戰爭素材等負面問題而“出圈”的漫畫作者JM,被刑拘了——這成了備受ACGN亞文化網站、論壇關注的事件。
據新京報報道,有網民近期反映漫畫作者JM涉嫌非法網售淫穢色情、血腥暴力漫畫《戰爭即和平》《帝國社會》,接到舉報線索后,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第一時間部署遼寧省“掃黃打非”部門核查偵辦。隨后,蔣某某(JM為其化名)因涉嫌制作淫穢物品牟利罪被刑事拘留。經審訊,蔣某某于2016年至今在北京、沈陽兩地制作色情淫穢漫畫并進行販賣,獲利120余萬元。蔣某某對此供認不諱。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在全國“掃黃打非”辦官微下,網友一片歡騰、點贊不斷,還有網友“求公開那50萬催更反人類漫畫的人員名單”。而JM所謂的“網絡漫畫”,有多大的社會危害性?披著二次元面紗的新型涉黃“創作”,又呈現了怎樣的新動向等問題,也值得討論。
表面上看,JM的漫畫是以小圈子為受眾的二次元文藝創作,在一些人看來,這屬于“圈地自萌”的重口味、暗黑系文藝創作,問題只在于在漫畫內容中嵌入了歷史或現實題材以及不當的立場。但重口味創作也掩蓋不了其作品的惡趣味。而這類惡趣味,已經踩了多重底線。
JM的作品中,充斥著把女性肢解殘害之后當作泄欲工具等令人作嘔的橋段,既淫穢又反胃,有的女性讀者甚至被嚇哭了。JM還將軍國主義與日本法西斯殘害東亞國家婦女的“慰安婦”,當成自家故事的凌虐橋段和賣點。不惜用傷害民族感情的方式博得小圈子里的畸形關注,其社會危害性遠超其他一般淫穢作品。
在知識型社區內,就有人分析道:JM漫畫帶來的震懾感,可以用恐怖谷理論來解釋——與現實社會相似的病態社會往往最可怖。單純二次元、鬼片或游戲化場景,其恐怖性還能因恐怖元素的虛擬性而削減。但JM的漫畫和現實有交疊,也容易將人帶入漫畫營造的扭曲世界,并心生恐懼。
一言以蔽之,JM的漫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色情淫穢作品,而是在非大眾化的生產方式下宣揚對女性仇恨、凌辱、虐殺變態價值觀的糟粕。那些宣揚“軍國主義”、侮辱“慰安婦”的內容,不啻為扭曲歷史,是用血腥、殘暴的橋段去褻瀆民族感情,其社會危害也絕不會止于小眾空間里——這從“50萬催更”的集聚效應就可見一斑。
也要看到,暗黑系淫穢網漫這種新型犯罪模式,有一定的隱蔽性。在網上,有人還打出了所謂的“二次元創作自由”旗號,祭出“虛擬人物沒有人權”的名義為之洗地。但法律不容反人類的文化糟粕,虛擬人物更不是犯罪借口。所謂的“虛擬人物無人權”,只是某些人被帶入“價值扭曲力場”的表現。
之前的淫穢畫刊、小說和光碟,哪個不是虛擬人物,不是一樣認定為淫穢物品了嗎?以為套上“二次元”的畫皮、用網絡漫畫的形式發行,法律就不管了?
至于二次元界流行的“圈內自嗨”“小眾XP”(小眾性癖)的說法,更是站不住腳。人是社會的人,是法律之下的人,“大圈子”“小圈子”都歸法律管,說什么JM的作品是“畫圈自萌”,小圈子里的事不需要法律來管,只是自欺欺人。
歷史不容褻瀆,法律不容僭越,是文藝創作的底線中的底線。像JM這樣渲染仇恨女性、不惜消費“慰安婦”的,遭到法律懲戒幾乎是必然。畢竟,其作品滿屏都寫著“價值觀扭曲”。
□徐明軒(法律工作者)
[責編:xnc0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