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重回“1時代” 市場供需總體穩定助力“六穩”
CPI重回“1時代” 市場供需總體穩定助力“六穩”
宏觀大勢
食品價格回落,則有助于降低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成本,為解決民生問題帶來利好。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其中,城市上漲1.6%,農村上漲2.1%;食品價格上漲7.9%,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上漲2.6%,服務價格上漲0.2%。1—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3.3%。
CPI時隔18個月后漲幅重新回落到“1時代”,但回落幅度是穩健和溫和的態勢,市場供需狀況總體穩定。實際上9月份CPI回落,主要因素是食品價格回落導致。數據顯示,9月份食品價格上漲7.9%,漲幅比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9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中處于C位的“二師兄”,隨著產能持續恢復,市場供給增加,價格由上月上漲1.2%轉為下降1.6%,有效帶動CPI的漲幅回落。食品價格回落,則有助于降低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成本,可以讓居民能夠低成本地采購過冬產品,為解決民生問題帶來利好。
在CPI中,非食品的價格有降有升,總體也呈現平穩態勢。9月份隨著文娛消費逐步恢復,觀影人數增加,電影票價格上漲4.1%;新學期開學,課外教育及部分民辦學校收費有所上漲,教育服務價格上漲1.6%;夏秋換季上新,服裝價格上漲0.9%。受疫情影響的電影、教育和文旅消費等服務價格小幅上漲,體現出我國經濟逐步恢復常態,相關領域的消費潛力正在釋放,這對于促進內循環、提升服務消費水平產生積極影響。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漲幅與上月相同。這一數據更進一步說明我國CPI穩健的良好態勢。
與CPI相對應的PPI,9月份也呈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從同比看,9月份PPI下降2.1%,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8%,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由漲轉降,下降0.1%。這說明PPI價格下降仍然是生活資料影響導致,在生產資料領域,降幅實際上是收窄的態勢,背后反映的則是實體經濟逐步復蘇的積極信號。
其中不管是PPI中的石油、天然氣等開采價格,還是CPI中終端消費的汽油和柴油價格都呈下降態勢。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下降,有助于降低實體經濟和交通運輸服務業以及個人私家車石油消費的成本,加快實體經濟和消費的復蘇步伐。實體經濟方面,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體經濟新增中長期貸款11.85萬億元,占當期各項新增貸款規模的比重為72.9%,其中,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新增規模高達7.25萬億元,企業獲得的長期資金較多,就能較好地穩定企業的信心,推動產能擴張。
與此同時,CPI漲幅重回“1時代”,且市場供需總體穩定,也為央行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騰挪出空間,也就是央行貨幣政策將以穩健為主,即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總之,對于我國宏觀調控來說,CPI總體平穩就會降低明顯的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的擔憂,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堅定市場發展信心,也為實現全年“六穩”宏觀調控預期目標,特別是穩金融、穩預期帶來利好。預期穩定,反過來又對我國投資、消費、吸引外資以及金融、資本市場等產生積極影響,加快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木丁(財經評論人)
[責編:xnc03440]